什麼是大腸癌?

3rd
發病率1
- • 大腸癌是全球第三高發病率的癌症
- •2020 年預計將診斷約 190 萬例新癌症病例
2nd
死亡1
- • 大腸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
- •每年約 935,173 人死亡
50 years
風險2,3,4
- • 患大腸癌的風險在 50 歲以後顯著增加
大腸癌是如何發展的?


為什麼大腸癌早期較難發現?
大腸癌早期不會出現明顯的病症。早期症狀包括腹痛、排便習慣改變、糞便形狀改變、副研究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,使患者較遲發現。
同時,市場上常見的檢測方法有大腸鏡檢測和大便隱血測試等,前者準確率高,但檢測過程複雜,有侵入性,推廣效果差,而後者準確率較低,也導致了普及率不高。


大腸癌高危人士
平均風險(按年度)
- • 50-75歲人士
高風險(兩年一次) - •遺傳性非息肉型大腸癌病人(25歲或以上)
- •家族性結直腸肉綜合症 (FAP)基因攜帶者 (12歲或以上)
大腸癌篩查方法

大腸鏡檢查
建議每5至10年一次
優點:
- • 高靈敏度和特異性
- •可檢測出有否存在瘜肉
缺點:
- • 入侵性檢測
- •需要限制飲食和至少一天的準備時間
- •必須在有經驗的腸胃科專科醫生於醫院或診所進行

大便隱血測試
建議1-3年一次
優點:
- • 非入侵性檢測
- •價格相宜
- •樣品可以在家中或診所採集並送回實驗室
缺點:
- • 對癌前病變的敏感性有限(73% 敏感性)
- •對於沒有活動性出血病灶的大腸癌患者是假陰性

DNA甲基化
建議每3年一次
優點:
- • 非侵入性
- •更可靠:在大腸癌癌前病變和早期階段的敏感性高達87%到92%
- •糞便DNA(sDNA) 不斷脫落到糞便中,即使沒有活動性出血病變也能檢測出癌症
- •樣品可以在家中或診所採集並送回實驗室
缺點:
- • 價格比大便隱血測試高,但比大腸鏡檢查低
COLOTECTTM集眾所長
- • COLOTECTTM 是一種非侵入性大腸癌檢測,可檢測人類基因甲基化狀態,以幫助診斷大腸癌和癌前病變。
- •COLOTECTTM 比糞便免疫化學測試 (FIT) 和 gFOBT 更敏感。
- •同其他同類型產品不同,COLOTECTTM 的測試可以在當地實驗室進行,並且不需要復雜的運輸物流,從而降低成本和處理時間。

References:
- 1.The data presented here comes from the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, own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/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(last accessed 17 August 2022).
- 2.Davidson KW, Barry MJ, Mangione CM, et al.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: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. JAMA. 2021;325(19):1965-1977. doi:10.1001/jama.2021.6238.ssaa
- 3.Adult Screening Programme, Bowel Cancer. UK NSC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. Accessed August 22, 2022. https://view-health-screening-recommendations.service.gov.uk/bowel-cancer/
- 4.Evidenced-based Guideline for Colorectal Cancer. Version 2.1 – January 2019 AWMF-Registration Number: 021/007OL. German Guideline Program in Oncology (GGPO). Accessed August 22, 2022. https://www.leitlinienprogramm-onkologie.de/fileadmin/user_upload/Downloads/Leitlinien/Kolorektales_Karzinom/Version_2/GGPO_Guideline_Colorectal_Cancer_2.1.pdf